上海市政府11月16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创新发展相关情况,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金兴明、上海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董勤、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王亚元现场回答几个市场关注热点。
每年8000亿元的增量投资如何布局
金兴明:
未来五年上海地方国有企业每年将计划增量投资8000亿元左右,其中产业类企业投资将达到3000亿元左右,金融类企业大约在4000亿元左右。主要投向四大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重点考虑布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市基本功能的建设,包括地铁、基础设施建设、水电煤气方面,不少内容也也将通过国有企业投入。
混改“3个三”
王亚元:推进混改过程当中,总体思路是“3个三”。
第一个“三”是三个结合。一是把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资布局调整和开放性市场化重组结合起来。二是把推动国资有序流动和盘活用好国资存量结合起来。三是把国有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进一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
第二个“三”是操作当中把好三道关,第一是方案酝酿过程当中把握好科学决策关,第二是方案决策了以后实施过程当中把好审计评估关,第三是在操作最后临门一脚的时候把好市场交易关。
第三个“三”是三条路径。第一条路径是推进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和核心资产上市。这也是本轮国企改革在推行混合所有制过程当中最主要的路径,很多大集团都走了整体上市和核心资产上市的路。本轮改革先后16家企业实现了整体上市和核心资产上市,去年上市的上海银行也是当年最大的一个IPO;第二条路径是开放性市场化重组联合,就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改革。去年推进上海建科院混合所有制改革,其中两家民营企业参与,股权加起来占15%左右;第三条路径是实行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的试点。之前在上港集团、上汽集团和上海建工试行了员工持股,最近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统一部署,选择了8家企业分两批试行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
金融业产融结合
金兴明:
首先是根据金融企业的特点来确定金融企业的考核目标,考核是导向。金融企业要加强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跟实体经济联动发展。对金融企业的考核,要对标该企业在本行业中的位置,例如股份制银行全国多少家,考核对象处在什么位置。鼓励产品创新,但坚决防止金融风险,要在守住金融风险的基础上鼓励创新。
第二是努力搭建桥梁,实体经济中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由国资委监管,金融企业纳入进来以后,国资委会搭建桥梁,比如通过一系列座谈会、交流会、联组学习会以及企业家沙龙,鼓励企业之间进行需求对接。
第三是鼓励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产品。比如,浦发银行为科技型企业、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等提供的“云资金监管服务”,与上海建工合作创设PPP产业基金;国泰君安创新跨境全业务链PB综合金融服务;上海银行为国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金融服务方案;国泰君安为临港集团制定综合性金融方案;太保集团首创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参与虹口区棚户区改造项目。
第四是坚决防止风险,无论是金融企业本身的发展,还是金融企业和实体经济相互融合的发展,都要防范金融风险。金融企业归口国资委管理后,加强了对金融企业日常运营的监测,防范发生系统性或者区域性重大金融风险。
国际集团、国盛集团资本运行
金兴明:
首先是定位,国资委负责国资监管,国际、国盛两大平台负责国资运行,企业主要是负责日常生产经营,将来这两个平台要成为部分企业国有股权的持股主体、国有资本市场化运营的执行主体,也要成为部分一般竞争性领域国资退出的主要通道。
定位之后要明确架构,上海建立了上海市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会主任是分管国资的市领导,办公室设在国资委。委员会负责平台运营的计划,平台根据这个计划操作。
定位和架构明确之后要建立一系列制度,国资委首先要建立投决会运行决策程序,明确决策程序和机制,明确这两个平台公司财务管理和成本规制。两个平台公司要制定日常操作的细则,从而保证决策是科学、规范的,操作是有序的。
2014年对两个平台进行战略重组转型。其中,国际集团完成了金融企业的纵向整合,如浦发银行与上海信托、国泰君安与上海证券、中国太保与安信农保、类金融资产等与上实集团;国盛集团完成了产业企业的横向重组,如蔬菜集团与光明集团、建材集团与地产集团。在2014年剥离改造基础上,2015年、2016年、2017年正常运作,已经持有价值800亿左右股权,有效运作盘活200个亿元左右的资金,投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部分用于民生保障。这些运作有的通过协议转让,有的通过二级市场交易,也有的通过发行可交换债,还有的通过ETF换股份来做,相应的操作方法比较灵活,适时根据市值管理的要求来做。
典型案例如2015年国际集团操作上港集团与锦江航运重组,通过市场化运作以后,促进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港口资源和航运资源进一步集聚。而且重组以后带来国资收益全部投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领域当中去。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