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选择在海港、空港等具有一定发展中转贸易的区域进行试点

今年以来,自由贸易港建设驶出了“加速度”。上海立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由贸易港建设还处于制定和征求意见过程中,其中上海市已将方案报送国家有关部委征求意见,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区域围网、监管平台建设等工作,为正式启动做好准备。乐观预计,2017年年底将形成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方案。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分析师表示,自由港最为核心的作用是做离岸贸易和转口贸易,在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建立第三方的角色,并借用第三方的土地完成加工制造存储销售运输等行为。此举有望把海外巨额贸易带来的附加值留在港区辐射范围内,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上海肩负制度创新的使命,自由贸易港是自贸区的升华,同时也肩负驱动中国经济升级的制度创新职能。在开放程度、功能拓展等方面兼顾创新和“压力测试”。

截至目前,已有包括上海、浙江、辽宁、福建、广东等多地启动研究申报自由贸易港工作。

肖本华表示,当前许多地方都在积极争取建设自由贸易港,一方面是积极贯彻十九大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促进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从发挥当地优势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出发,如上海之所以建自由贸易港,原因之一就是利用海港、空港优势,发展转口贸易、离岸贸易等贸易新形态,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而带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华中科技大学自贸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波表示,上海自贸港会规模更小、更具体、更自由,预计最晚明年年初将公布最终方案。自由贸易港的建设需要循序渐进,在沿海先试先行后,再进行复制推广。

“自由贸易港并不适合大范围地复制推广,建设自由贸易港应具备一定基本条件,一般选择在海港、空港等具有一定发展中转贸易的区域。这些区域在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应将当地产业发展与港口运输结合起来,发挥当地主导产业优势。”肖本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