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沪上戏曲界各剧种梅花奖、白玉兰奖获得者和艺术家梁伟平、朱俭、胡璇、蓝天、余彬、王柔桑来到赵巷中步村,寻访崧泽境内历史根源、考古遗迹。这项名为“寻根·循源”的活动是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主题活动中的一项,也是上海戏曲名家赵巷崧泽文化行的活动。

图说: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 官方图

上海赵巷崧泽拥有六千年历史积淀,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现过上海第一人、上海第一稻、上海第一井、上海第一房等重大考古成果。崧泽文化是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的长江流域重要文化阶段。崧泽也是上海特色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的重要汇源地。“先有崧泽村,后有上海城”。近年来,赵巷镇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上成果卓著,特别是在文化环境的营造上形成了自身特色。

戏曲名家们走进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寻找诸个上海“第一”。并为赵巷镇居民献上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演出中不仅有艺术家们精湛的表演,还有崧泽当地学生表演的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田山歌”和沪语情境剧等节目。青浦田山歌是青浦区的传统民歌,当地劳动人民在耘稻、耥稻时,由一人领唱,众人轮流接唱的田山歌,主要流传于青浦区的赵巷、练塘等地区。其演唱形式独特,赵巷的吆卖山歌的演唱形式是分头歌、前卖、前嘹、发长声、赶老鸦、后卖、后嘹、歇声等部分组成。其中的赶老鸦、歇声是合唱,而前卖、后卖、发长声等部分是一个人独唱;前卖和后卖即是承上连接的意思。学生们稚嫩的表演融入了现代元素,使古老的田山歌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活动由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共同主办。旨在立足上海文明的发源地赵巷崧泽,依托赵巷本地悠久的历史资源与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沪上戏曲名家“寻根·循源”的足迹,从地理上寻根,从文化上循源。探索“上海特色、文化反哺”的城市地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新方式。

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成立于2014年5月,已成为上海各类博物馆中非常有特色的博物馆之一。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立足传统,接通未来,发挥地域优势,正是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开馆五年来努力的方向。

“崧泽文化”是上海重要文化品牌之一。“寻根·循源”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主题活动暨上海戏曲名家赵巷崧泽文化行作为赵巷当地的文化品牌之一,寻上海地理之根,循上海发展之源,续上海历史之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