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第三机场选址江苏南通海门”的消息引起各方强烈关注。

在消息传出的当天下午,民航总局华东局相关人士回应表示,上海第三机场的选址目前还在比选过程中,候选方案有南通海门、崇明、奉贤和苏州等地,还没有最终敲定。

当初设计上海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时,年客运总量极值是1.2亿人次,2018年上海两大机场年客运量已超过1.1亿人次,很快将逼近极值。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7-2035年)》,至2035年,上海航空枢纽设计年客运吞吐能力1.8亿人次左右。

上海第三机场的建设十分迫切,关于第三机场选址的传闻也一直不断。

上述热门候选地在机场建设方面有哪些准备和优势?上海第三机场的落地能为当地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在选址未最终敲定之前,这些是业内人士十分关注的事情。

摸底热门候选地

对于南通建新机场一事,一位接近该项目的权威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该消息基本属实,目前项目尚处在前期。

据悉,南通新机场确定选址于江苏海门四甲及周围乡镇,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一年吞吐量设计是5000万人次,控制面积120平方公里。

2018年10月10日,江苏《新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南通:创新战略路径,争当“一龙头三先锋”》一文,提出南通的空铁枢纽以“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建设“轨道上的机场”,目标建成长三角北翼重要航空港,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骨干机场。

南通作为上海第三机场的热门候选地,此前就有多方猜测。

2018年9月15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限公司更名为东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并正式挂牌成立。以现金方式收购徐州、常州、连云港、淮安、盐城、扬泰等6家机场公司51%以上的股权,6家机场公司成为机场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全部组建工作将于12月20日前完成。这其中,南通机场并未加入。业内人士认为,这显示江苏与上海机场合作的诚意。

而在此前的2018年8月7日,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招标公告《关于跨区域合作条件下南通新机场的功能定位与市场定位专项研究咨询项目》,2018年10月12日发布《南通新机场选址阶段空域容量评估、噪声评估招标公告》。然而,在2018年10月16日,很快又发布了该招标终止的公告。2018年11月30日,海门市官网显示南通新机场选址做了调整。

之后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于2019年1月20日发布《上海地区机场空域容量评估分析以及有关场址飞行程序设计和周边机场运行影响分析研究项目》。业界人士称,该文件未提“南通”两个字,而采用“周边机场”这个词,耐人寻味。

苏州也被认为是热门选地。苏州作为国内GDP值最高的地级市,也是全国5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中唯一一个没有机场的城市,2018年4月,苏州市规划局局长张剑在接受采访时提出,正在规划编制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中,包含了对苏州民用机场的论证规划。

按照计划,苏州将于2018年底正式上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等待国务院批复。一旦完成选址论证并得以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后,苏州民用机场将正式浮出水面。

民航资深专家李晓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苏州附近有位于无锡的苏南硕放机场。对于苏南的发展,江苏高层提出“做大做强硕放机场”。而且由于一些原因,苏州的占地和空域所剩空间并不是很多。

对于第三机场的选址,此前市场也有传闻奉贤和金山。对此,上海机场高层人士曾回应表示,奉贤和金山两个区域均处于航路之下,如果在此建造第三机场,会对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的进出航班造成影响,无法达到分流增量的效果。

也有提议选址浙江嘉兴,相关人士认为嘉兴具备两大竞争优势,一是嘉兴位于沪杭两地的中间点,有沪杭高铁经过,单程耗时少于半小时;二是嘉兴机场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其机票价格应比沪杭等地机场具有优势。

2017年3月,浙江省批复嘉兴市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加强嘉兴军民合用机场与上海机场集团合作”被列入2017年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工作,意在把嘉兴机场打造成上海航空枢纽功能配套机场。

对于选址崇明,此前业内人士认为可能性较小,崇明一直作为生态旅游区进行规划,建机场将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机场落地的经济效益

国际机场协会把机场比喻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新机场建设时也强调,新机场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这也是上海第三机场的选址会受到各方强烈关注的原因。

航空运输是几十年来全球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从1949年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开航以来,全球商业航空运输量膨胀了70多倍。同时,依托机场,会产生巨大的非航空收入,比如免税店、餐饮、纪念品等。

以世界知名城市机场为例,2016年,法兰克福机场收入中非航空业务占比达63%,新加坡樟宜机场约有七成的收入来自非航业务。德国慕尼黑机场建设有约4万平方米的餐饮娱乐设施,2017年自营商品销售额就超过15亿元人民币。

“上海是国际大都市,上海第三机场的落地能让这个地方成为这个国际大都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这么多上海机场溢出的航班,其中旅客的消费,货物的物流,再包括配套的旅馆、物流仓储、加油等业务,都会对当地经济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李晓津对第一财经表示。

根据国际航空运营经验,一个航空项目发展10年后,给当地带来的效益产出比可达1:80,就业带动比可达1:12。

李晓津告诉记者,机场的落地会对当地的就业、机场周边的土地价格等有很大的提升。以纽约地区为例,当地50%的GDP跟航空运输有关,25%的就业与航空运输有关,“上海现在还没到这个程度,但不远的将来这个特点会更加突出”。

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允春对记者表示,机场的落地往往能引发更多的经济要素聚集到这个城市,也会在机场的周边形成临空经济形态,有助于提升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通过机场航线网络连接国内和国外大城市,从而形成外向型、开放型经济,这是临空经济的特色,也迎合了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可达性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机场对一个地方的投资环境来说是极为关键的因素。”曹允春补充道。

“机场对当地经济的带动效应是一个特别让人期待的事,但也有些偏远地区的机场,建完以后就空着,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这里面有一个市场定位和市场调研的问题。”李晓津对记者表示,上海第三机场离上海很近,客源不成问题。但现在上海和周边城市要考虑怎样更好地布局,同时要考虑好跟高铁的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