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顾党生

为中国美术培根铸魂

顾党生,别署林泉墨客,松竹草堂。1962年出生于上海。1986年师m从海上书画名家张大卫先生,潜心研习中国传统山水画。2015年入编《当代海上山水画百家》。现为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会员。职业画家,从事中国山水画教学工作。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邵洋:作为目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美术家,您如何理解“培根铸魂”的意义?中国美术家应该在美育中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

顾党生:“培根铸魂”就是要培养人们正确的思想、道德和人格,通俗地讲就是德才兼备、爱国爱党,具正能量,对家国,对民族有认同感,有坚定的信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奋斗。

至于中国美术家在美育中肩负的责任这一点国家领导早有指示和要求,我个人认为应该是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用明德引领风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艺术精神。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邵洋:在您的创作和教学当中,是怎么样体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

顾党生:在创作和教学中,自己首先要修身修徳,以身作则,弘扬爱国之心,坚定自己的信仰,“笔墨当随时代”,坚持与时代同步,以人民为中心,传播正能量。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邵洋:以人民为中心,立中国精神之魂、兴文化自信之风、扎时代生活之根,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根与魂,您是如何理解“艺术为人民”的? 您又是如何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践行这一理念的?

顾党生:本人的理解为三点:1、艺术作品始终是要面向人民大众的,要为人民大众所接受的。2、所以,作品就要反映出时代的面貌,反映出人民群众的生活、情感和思想,要能够引起大众的共鸣,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的需求。3、艺术要服务于人民,参与到人民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来,推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发展,创作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比如,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创作反映当地乡村风貌的山水画作。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邵洋:您认为您当下的美术创作在主题、语言、观念等层面想要整体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或者变化?

顾党生:关于要呈现出的面貌或主题,我觉得借用媒体上的一句话比较合适一些,就是“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邵洋:在您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浓重的山水韵味和古雅之情,您是如何通过墨施色或者水墨技法来展现这种美感的?

顾党生:多年来我一直在研习中国传统山水画,因此,我的作品大都带有一种传统的色彩。在创作中会运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技法和笔墨,如构图上运用三远法,骨法用笔,注重疏密、干湿、浓淡变化相间,树木点叶夹叶相间。着色上薄彩多施,也就是用较淡的色彩层层渲染,以达到一种雅致空灵的感觉,并且还会用到古人的着色技法(老祖宗好的东西还是必须要继承的)。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邵洋:您提到多年来坚持走出画室,亲身去名山大川游览,这样的经历对于您的艺术创作有何影响? 具体有哪些山水名胜地给了您灵感和启发?

顾党生:对一个画家来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非常重要,正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创作的灵感来自于大自然鬼斧神功的造化。同一个地方,每次去都会有着不同的感受,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的灵感,所以就有了我四上黄山、四游雁荡、四临虞山、三登泰山、五下洞庭……,今后,只要还能走动,还会继续去各地写生。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邵洋:您在艺术创作中是否追求传统与创新的平衡?如果是,您如何将传统山水画的审美价值与现代社会的审美趣味相结合?

顾党生:这个问题我倒没有想过,我认为对中国山水画来说传统是根基,对一个画者来说创新是出路。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邵洋: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邵洋:请谈一下您近期的工作和创作计划?

顾党生:近期的工作,除了教学和外出写生之外,还准备创作一些开办画展的作品,和参加反映福建山村新风貌的百米长卷的创作(本人负责其中的十米),等等。